空冷管束溫度監測裝置FST-GSJC200
一、 概述
直接空冷系統又稱為空氣冷卻系統,它是一種以節水為目的的火電廠冷卻技術,是一種以空氣取代水冷卻介質的冷卻方式,是指汽輪機排汽直接送至空冷島散熱單元,在風機作用下與空氣完成換熱過程;
空冷散熱單元圖
空冷散熱單元由散熱三角組成,每個散熱三角由兩個散熱器 “A”布置構成。散熱器采用換熱較好的橢圓形鋁管以及鋁翅片的形式,以增加散熱管束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加強換熱。
冬季環境低,空冷散熱器直接暴露在大氣之中,低負荷運行時蒸汽流量小,風機轉速減少甚至停止運行,此時空冷管束容易造成局部凍結,容易導致機組不能正常運行危及機組的安全。冬季運行時為了保證空冷設備的安全,通常保持機組高背壓運行,造成機組經濟性較差。冬季都是靠人工巡檢測溫方式,人工巡檢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勞動強度極大,并且無法實時全范圍的檢測與記錄空冷各點溫度。
為了保證機組在冬季嚴寒季節運行的可靠性,防止出現凍結現象,因此有必要上一套空冷翅片管束溫度監測裝置,便于實現空冷管束溫度的實時監測功能,提高空冷管束的安全運行水平。
二、系統構成
本系統主要有3部分組成,包括:測溫線纜,數據采集裝置,監控計算機。
1 .測溫線纜
溫度傳感器采用進口美信公司的數字溫度傳感器RW18B20A+,數字溫度傳感器溫度測量范圍為:-55℃—125℃,精度為±0.1℃。
采用有線的傳感器溫度線纜測溫方法,將感溫元件封裝在防護等級較高的電纜中,采用總線方式傳輸。感溫元件不需要現場焊接,不破壞原有結構,集成在一條總線上,緊貼測量面,解決安裝難題;傳感元件采用總線方式,不需要多余電纜,解決了電纜冗雜問題;傳感器總線供電,不需要單獨供電,解決了使用壽命問題;線裝傳感器容易做到高級防護等級,總線采用防水,防腐設計,能抗強紫外線長期照射,解決了適應惡劣環境問題;傳感器電纜的通訊速率高,并采用數據打包通訊模式,系統數據刷新時間可達30秒內數千點,解決了系統的實時測量問題。因此傳感器電纜測溫系統從根本上解決了空冷島溫度不易大面積實時在線監測及長時間使用難題,目前這種測溫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客戶接受。
該系統充分考慮空冷島散熱原理,擬采用傳感元件總線測溫技術,解決傳統測溫技術電纜繁多,現場實施困難等缺點。
2.數據采集裝置
智能數據采集器包括電源管理模塊、6通道溫度采集模塊、看門狗模塊、通訊子模塊、RS485接口模塊,通過RS485通訊端口,可以實現與后臺監控軟件的通訊,從而達到數據的集中監測,以及測溫點的集中管理。
智能數據采集器圖
技術性能描述
①獨特的單線接口方式,數字傳感器在與微處理器連接時僅需要一條口線即可實現微處理器與數字傳感器的雙向通訊。
②測溫范圍 -55℃~+125℃。
③支持多點組網功能,多個數字傳感器可以并聯在唯一的三線上,實現多點測溫。
④傳感器工作電源: 3.0~5.5V/DC (可以數據線寄生電源)
⑤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圍元件
⑥測量結果以9~12位數字量方式串行傳送
⑧適用于DN15~25, DN40~DN250各種介質工業管道和狹小空間設備測溫
溫度采集與報警裝置
l 6通道一線溫度采集 ;
l 6路報警控制繼電器輸出;
l 600點6通道溫度一線溫度采集;
l 支持350米超長傳感器總線;
l 可一鍵自動搜索傳感器;
l 一鍵批量讀取或設置報警差值;
l 基于MODBUS-RTU協議,可直接與PLC或組態軟件連接;
3.監控計算機
軟件來自電廠SIS數據庫采集的實時數據自動輸入模型進行計算,多種因素綜合考慮,給出反映直接空冷凝汽器各單元結冰可能性大小的結冰系數,并直觀地顯示,使運行人員能及時掌握各個空冷單元的散熱情況,從而及時發現凝汽器凍結現象。另外,模型還給出防凍背壓的范圍,使運行人員及時調整當前背壓,保證機組安全運行:井在安全基礎上,通過模型計算,給出當前工況下的防凍經濟背壓,提高機組運行的經濟性。
通過防凍模型軟件,不僅能夠提高電廠運行人員的可預見性,減少傳統的經驗性運行的風險和冬季因凝汽器結冰帶來的危害,而且還能提高電廠人員的工作效率,減輕員工勞動強度,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勞動,使全廠運行水平更加科學化與規范化。
采集器通RS485接入計算機,計算機通過軟件將數據,顯示出來。
后臺軟件包括以下功能:
1、電子地圖
2、實時報表
3、歷史數據查詢
4、歷史數據報表
5、實時報警
6、歷史報警查詢
7、數據分析